雨水已过寒湿交替,健康养生小知识!

2025-02-21

雨水节气过后,天气逐渐回暖,但气候仍不稳定,寒湿交替,人体易受“春困”和湿气困扰。此时养生应顺应自然,注重“疏肝健脾、祛湿防寒”,并结合当季蔬菜进行食补。

图片

一、健康养生重点

  1. 护肝调气,疏解郁滞

    • 春季对应肝脏,肝气易郁结。可多按揉太冲穴(足背第1、2跖骨间凹陷处),或饮用玫瑰花茶、茉莉花茶疏肝解郁。

    • 避免大怒或情绪压抑,可晨起深呼吸、散步或练习八段锦。


  2. 健脾祛湿,防春困

    • 雨水后湿气渐重,可多吃山药、茯苓、薏米、赤小豆等健脾利湿的食材。

    • 晨起喝一杯姜枣茶(生姜3片+红枣2颗煮水),驱寒暖胃。


  3. 适度“春捂”,防寒防风

    • 重点保护颈、腰、膝等关节部位,避免过早减衣。

    • 早晚温差大时,随身携带薄围巾或外套。


  4. 饮食清淡,少酸多甘

    • 春季宜少吃酸性食物(如柠檬、山楂),多吃甘味食物(如红枣、南瓜、小米),以养脾胃。



图片

二、当季蔬菜食补推荐

1. 韭菜(温补阳气)

  • 功效:补肾温阳、行气活血,适合初春驱寒。

  • 食谱:韭菜炒虾仁(补肾)、韭菜盒子(温中健脾)。

  • 注意:阴虚火旺者(易上火)少食。


2. 荠菜(清热利湿)

  • 功效:清热解毒、凉血明目,缓解春季肝火旺。

  • 食谱:荠菜豆腐羹、荠菜馄饨。

  • 搭配:与鸡蛋同煮,增强营养吸收。


3. 春笋(通便排毒)

  • 功效:高纤维促消化,清热化痰,适合肥胖、便秘者。

  • 食谱:油焖春笋、春笋炖排骨。

  • 注意:焯水去草酸,胃溃疡患者少食。

图片

4. 豌豆苗(增强免疫)

  • 功效:富含维生素C和叶绿素,清热解毒,增强抗病力。

  • 食谱:清炒豌豆苗、豌豆苗蛋花汤。


5. 香椿(健脾开胃)

  • 功效:含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,抗衰老、助消化。

  • 食谱:香椿炒鸡蛋、香椿拌豆腐。

  • 注意:需焯水1分钟去除亚硝酸盐。




图片

三、日常小贴士

  • 运动晨起拍打肝胆经(大腿内侧、外侧),促进气血循环。

  • 作息:晚上11点前入睡,避免熬夜耗伤肝血。

  • 饮茶:安化黑茶(消食强胃)、枸杞菊花茶(清肝明目)。



雨水后养生需“外防寒湿、内调肝脾”,饮食以当季蔬菜为主,搭配温补与祛湿食材,顺应春生之气。避免过度进补,注重清淡和多样化,让身体自然适应气候变化,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。


分享